2022.02.13
去年底孟皇送給我他的新書【劇透人性】。我知道他送這書,在主觀期待上,是附負擔的贈與,也就是希望我能夠提供一些交流回饋,而不是白白受贈。無奈去年底因受疫情影響,許多工作累積,異常忙碌。直至最近,我終能閱讀書內數個篇章。
按照以往的經驗,我很難好好閱讀法普的文章,主要是因為法普文章必須耗費很多篇幅將專業法律概念轉化成一般故事鋪陳,這樣才能吸引並支持非法律專業讀者開始並繼續閱讀。但對我來說,總覺得知識獲取效能過低。另一個重要的理由則是在對於法律進行非專業取向轉化時,我總會有許多疑問,甚至與作者有不同看法,這會干擾閱讀流暢度,以致最終無法好好欣賞文章本身。
孟皇的【劇透人性】,雖然也屬於法普書籍,其內也有許多輔助讀者理解法律專業的故事,但故事的穿插與法律專業問題的探討編排,很具有孟皇個人獨特的觀點,即使是法律專業讀者,也不會有知識效能獲取不足的問題。書內涵蓋的法律專業議題,包括但不限於:人民參與審判、法學教育、司法及新聞等專業倫理、各種仇恨與歧視、生死價值觀等等,質量俱足,含金量甚高,值得一讀。
以下是我覺得可以跟孟皇對話交流的幾點:
一、孟皇認為因為演算法可能造成黑箱、偏見與誤解,所以AI僅能作為審判輔助工具,並不能取代法官(劇透人性第42頁)。但我認為這樣論點可能還是不夠全面。以我目前負責的簡易庭事務來說,其實有大量的案件標的金額及訟爭性都不高,爭點簡單,甚至有很大比例是一造辯論案件,如果能夠讓AI取代此部分工作,輔以適當的事後救濟機制設計,相信就可釋放許多法官人力給更多更有必要由法官親自處理的案件上。
二、孟皇在書中特別提到了我在2014.07.26受邀指揮的一場陪審模擬審判,以及我在該場模擬對於陪審團指示中有關合理懷疑的說明(劇透人性第122頁)。孟皇還特別在書中說明了他自己版本的合理懷疑說明。對照我們兩人兩種版本的說明,可知有一點非常大的不同:在孟皇的版本中,他舉出了不是合理懷疑的事例說明,包括:心智不健全之人的幻想、基於宗教因素或超出正常行的異常狀況,例如有些人迄今仍懷疑人類登陸過月球。但我的版本中始終只有抽象的文字說明,並沒有舉例(https://github.com/....../blob/master/full.md......)。而我之所以沒有舉例,其實是經過有意識的選擇結果。就如同孟皇在中所介紹美國最高法院的看法:試圖解釋合理懷疑,反而無法讓陪審員更加明白其意涵。所以當時我記得查閱美國的標準模範陪審團指示中,都沒有合理懷疑的說明。但在我指揮模擬審判之前,我參與觀摩的幾場觀審制模擬,發現辯方往往會將合理懷疑解釋成只要有任何懷疑就應該判無罪。這無疑已經改變了有罪的判決標準,也是我在美國學習法庭辯論課程時,所不曾看到的情形。因此,在台灣,有必要向參與審判的民眾定調說明何謂合理懷疑,而不能放任由檢辯自己說明。不過,對於不具法律專業的民眾來說,如果舉出具體事例來解釋,就很容易造成超譯限制或額外指引的效果。就以孟皇的版本來說,國民法官或許就認為必須要相當於懷疑人類登陸月球的懷疑,才算合理懷疑。也因此,我參考了美國的作法,並兼顧台灣本地特別的需求,才寫出沒有參考事例的抽象合理懷疑說明。未來的國民法官審判,實在很有必要就此問題深入探討,並事先取得社會共識,避免成為新制實施的爭議。
三、有關我國應否設立國家級司法科學委員會的議題(劇透人性第183頁)。孟皇在書中沒有寫明他的主張,只有說明這是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決議。不過,從我過往的經驗來說,我並不是很贊成這種集中式、權威式的鑑定主管機關(而且擴編國家機關人員組織也不是很容易,所以這項決議至今也沒有實現),反而傾向應該盡量輔導推廣面向產業、接受市場檢驗的各項去中心化鑑定服務(能夠供給當事人迅速專業的各種不同鑑定),甚至包括營利性鑑定服務在內。畢竟,探求真相、發現真實,不可能無價,必須要有成本效益思維。如果能藉由營利性鑑定服務,來推動產出優質司法鑑定成果,並形成有序競爭的司法鑑定產業,相信終能有助於個案中的事實真相發現。當然,對於無資力當事人而言,法律扶助自當包含協助尋覓並資助適當必要的司法鑑定在內。
Comments